发布时间:2025-10-15 17:55:37    次浏览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曹卫红实习生王棣从2003年春季,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北大、清华等一批“985高校”开始实施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算起,高校自主招生在我国已走过近十二年的历程。2014年底,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招生程序,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形式,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今年2月中下旬开始,各高校开始陆续公布2015年自主招生简章,3月15日,备受瞩目的“北大”和“清华”招生简章对外公布,这也标志了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大幕全面拉开。分析各高校自主招生新政不难发现,今年各高校在考试时间、考试形式、加分政策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如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进行、部分高校组成的“北约”、“华约”、“卓越”等笔试联盟全部取消、取消学校推荐制度、鼓励学生自荐等。面对自主招生政策变革,哪些新变化值得关注?记者梳理了四个方面帮您读懂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新政。自主招生安排在高考后进行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内容,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后的工作流程为:2月底前,试点高校发布年度自主招生简章。3月底前,考生完成报名申请。4月底前,高校完成考生材料审核,确定参加学校考核考生名单并进行公示。6月7日、8日,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6月10日至22日,高校完成考核,确定入选资格考生名单、专业及优惠分值,并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高考成绩后,组织本省(区、市)有关考生单独填报自主招生志愿,原则上在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前完成自主招生录取并进行公示。今年自主招生政策最明显的调整就是自主招生考试延后至高考后进行,这对紧张备考的高三学子来说是一个好消息,省去了大部分考生往年在高考前各处奔波,疲于应考,耽误高考复习的烦恼。学生能够安心备考,也有助于学校维持更好的教学秩序。2015年自主招生报名时间集中在3月份,这段时间正是考生准备“一模”考试的阶段,这给不少家长增加了负担,学校选择、材料准备、报名申请等均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4月底前,高校完成初审并公布准考名单,需要考生和家长正常面对,调整心态,切莫影响高考备考。从各院校公布的招生简章看,大多数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试集中在6月13日-14日,也就是高考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但各高校考试时间冲突也使得考生的选择空间大大缩小,考生和家长需在学校选择方面谨慎考虑。 部分高校组成的笔试联盟全部取消近几年,由部分自主招生高校组成的“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联盟成为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代名词,大量考生辗转于“三大联盟”参加考试的场面也频见报端。但在今年,按照教育部规定,“三大联盟”全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各高校独立公布自己的招生简章,例如北京大学推出的“博雅人才培养计划”,清华大学的“领军人才选拔计划”,对于考生的学业成绩、降分幅度、选拔范围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和细化。“三大联盟”的取消也使得自主招生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本校特色化”,按照不同学科的特色设置不同的自主招生考试方式,对于一些具有学科优势的高校选拔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优秀考生是一把利器,能够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评价作用,有助于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另外,今年在考试形式上也有所改变,教育部规定“如需笔试,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今年只有少数高校取消了笔试环节,大部分高校仍采用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选拔,并且明确规定了面试所占比重。例如今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笔试科目依然为数学与逻辑、物理探究或阅读与表达;北大则不再只限于传统的笔试、面试,而是根据学生报名条件和专家的初审评价,对学生进行不同类别的测试,以全面了解考生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往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报名均以中学推荐为主,学生自荐为辅,特别是备受争议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不仅间接影响了自主招生考核的公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产生“超级牛校”。今年教育部明确规定“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要求由考生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有关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均可实名提供推荐材料,但推荐材料与考生材料分开,单独寄送给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主招生考核公平性的问题,学校和学生都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高考上,安心备考。自主招生选拔对象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好高中”中的好学生,考生可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兴趣选择直接向高校提出申请,使得考生和不同类型的高中都实现了机会均等。另外,各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均突出了面向中西部地区考生和农村地区考生倾斜的内容,不同地区的优秀学子考上理想大学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减少或取消高考加分项目由于今年教育部对高校自主招生比例做出限制,因此,今年各校自主招生计划有所收紧,大部分高校都遵守自主招生人数不超过年度招生总人数5%的规定,而且对不同考生的降分幅度都予以明确,招生规模和分数控制将更加规范。另外,2014年末,教育部联合五大部门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以及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5类高考加分项目将取消,以往拿着以上各类奖项加分的考生,将会失去优势,这也使得自主招生考试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规定今年自主招生录取将单列批次,在本科一批录取之前完成录取,而在自主招生录取时,各省市的本科一批次尚未投档,并没有一本线可以参考,这就使得多数院校将“模拟投档线”代替录取线进行招录工作。“模拟投档线”即由生源地省级招办按照本科一批招生所有高校在该省(区、市)最终确定的投档比例测算生成的录取分数线。采用“模拟投档线”的好处是即使正式进行本科一批录取时学校分数线有所上涨,考生也不会受到影响,但“模拟投档线”的透明度有可能会成为自主招生新政后的又一争议之处。